您的位置:首页 >汽车文化 > 正文

许昌省汽修厂「老许昌」

2023-08-15 00:01:15

【周末,跟着老梁逛许昌】

第243站:省汽修

老许昌人记忆:见证省汽修

文·图‖梁耀国

好事多磨。这回去省汽修,印证了这一点。

我是上午十时许,赶至省汽修厂院的。步入车来人往的大门,我问值班的门卫能否进去拍拍老厂房、老办公楼。门卫正埋头看书,听见问话,抬头看了看我,反问我拍那干啥,破破烂烂的。

我三言两语说明来意,门卫立马起身,说他1976年进的省汽修,算是这个厂的老职工了,眼睁睁看着厂子走到今天这一步,除了心痛还是心痛。这几年,不断有人来采访、写省汽修,说明它在老许昌人的心目中还是有一定地位的。(想看看上一站老梁逛了哪儿?欢迎点击以下链接:陨落的许昌鞋厂)

每个写家有每个写家的切入点,回忆的人多了,写的人多了,省汽修的过往形象才会逐渐丰满完整起来。

没想到,门卫竟有如此高见。

省汽修厂院非常大,我决计沿对着大门的主路,进去时看路南的,出来时看路北的,一趟成,不耽误事。

下图:现省汽修大门。

临解放路,省汽修盖了一溜门面房对外出租,其中有开诊所的,有开饭馆的,有开商店的,还有干老本行,搞汽车修理的,可谓百花齐放,干啥的都有。

我顺着门面房后头的生产路,先去了位于厂区西南角的车间。到车间门口一看,里面堆满了食品类货箱,有啤酒,有饮料,有吃食,有牛奶。七八位女工装的装,卸的卸,干练麻利。见我拍照,一位从我身边经过的女工顿着脸,不客气地丢了句:仓库重地,禁止拍照。

瞧人家不待见自己,我赶紧脚底板抹油——溜吧。

继续往里走,凡是现状较好的车间、库房,不是改成了夜市烧烤城,就是改成了台球室;不是改成了洗车行,就是改成了汽车检测机构。整个厂区转一遍,既没有一家搞汽车维修的,也没有一家搞机械加工的。见此,我暗自感叹,省汽修彻底名存实亡了。一瞬间,我心里生就出拜谒遗迹般的辛酸。

下图:存放货物的车间。

在靠里一条南北向的生产路西侧,是一栋屋顶呈波浪状的生产车间,我数了一下,“浪花”共13朵。走进洞开的车间,但见里面空荡荡的,瓦砾遍地,尘土寸厚,再不见往昔机声隆隆的红火场面。

抬眼上看,钢木结构的坡屋面上布满大小窟窿,用千疮百孔形容再贴切不过。北侧立面上的玻璃几乎尽碎,可以一无遮拦地看到天上飘动的白云。水泥庆的横梁上,隐约可见用红漆书写的、一个时代的标语和口号!

由于岁月风化剥蚀,墙上的宣传栏里的内容,已无法读出完整的句子。黑板上的生产日志,只剩下模糊的表格。是呀,车间里机床设备都没有了,这些东西即便保存下来,又有何用?

下图:呈波浪状的车间。

生产路东侧有两栋车间,一栋像是铸造车间,因为里面有行车,有铸坑;一栋像是机加车间,因为墙上挂着“禁止启动”、“运转时禁止加油”、“当心机械伤人”等内容的标识牌。另外,墙上还张贴着一张由许昌电业局供电所印制的标语,内容是:两班生产让灯峰,生活照明有保证。通过此宣传标语可得出如下信息,在那个用电紧张的年代,工厂要么上白班,要么上后夜班,以保证市民前夜的照明需求。

1985年至1987年,我在八技校学习,上学放学必走省汽修前面。当时,三层办公楼正对着大门,院里干净整洁,一看就是个管理很正规的企业,心想着将来毕业了,能进此厂该多好呀。

怀揣求学时的梦想,我把参观省汽修厂院的最后一站,自然而然选在了办公楼。楼下的杂木丛中,扔着一台台虎钳。这东西我认识,因为我学的是钳工专业,一上实习课,就在台虎钳上锯、锉工件,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。基于这点,看到它的那一刻,竟突生出莫名的亲切,忍不住走上前去,将它拍了下来。

下图:车间的宣传标语。

办公楼一楼墙上,悬挂着厂卫生区划示意图,图的左边是厂区轮廓图,右边是车间、科室的责任区及责任人。(欲欣赏梁耀国老师写的其它佳作,欢迎点击以下链接:曹丕略施小计,就收了他的十万兵权!)

我在煤机厂的时候,车间名称是按其承担的工作起的,承担下料任务的叫下料车间,承担铆焊任务的叫铆焊车间,承担装配任务的叫装配车间,等等,一看车间名字,就知道它是干啥的。而省汽修的车间名字,却让我这个业内人看不懂了,它们的编号是从101到107。

看一楼一间办公室的门开着,我想一问究竟,结果进屋一瞅,电扇开着却没有人。

下图:办公楼外景。

我满怀好奇,擅自上到二楼。走廊两侧办公室的门均已拆走,驻足门口往里看,里面空空如也。怅然若失间,忽看到有两间办公室的门外,分别挂着档案资料室、总机室的牌子。于是我就想,若档案资料室还存在的话,我进去一扒档案,省汽修的历史沿革,将一览无余地呈现于我的面前。眼下,这些极其珍贵的档案资料,保存在什么地方呢?我杞人忧天地乱想着。

改革开放之初,很多单位为了节省电话费,为了便于内部科室、车间的沟通,都会建起自己的总机室,挑些年轻貌美说话甜的女孩子,担任转接员的工作。随着通讯业的快速发展,智能手机的普及,年轻人已经很难相信如此落后的通讯手段。

下图:档案资料室标牌。

转了一圈,回到厂院门口,已是十一点多,没见着门卫。着急慌忙赶到路西的家属院,发现在两楼之间凉阴里乘凉的老职工们,受不了炎热的炙烤,也都起身回家了,只剩下十几个椅子、圆凳、马扎,无声地证明着曾经的热闹。

我有些不甘心,在楼宇间溜达着,期望碰到下楼办事的老职工。中间虽然遇到几位老太太,只有一位是汽修厂的老职工,由于年事已高,耳聋,根本无法语言交流,只好作罢。另外几位都是汽修厂的家属,从她们口中,也根本无法获得有价值的东西。

看我满脸失望表情,其中一位老太太劝慰道:孩儿,你下午四五点再来吧,保证这里有人,没人我替你叫去。

听了这话,我怎能不感动。

下午四点左右,我按时如约赶到汽修厂家属院,老远就看到有老人坐在那里乘凉。我快步赶过去,刚表明我的来意,突然从天上落下急骤的雨滴,砸在地上,洇出铜钱大的湿印。老人们害怕淋湿,纷纷起身,一路小跑,各回各家。那一刻,我真想扇自己几个耳刮子,我今天咋这么倒霉呢!

我抱着最后一丝希望,把我的意思给看家属院大门的同志说了。这位同志很热心,说他虽然也是汽修厂的职工,1982年从部队复员回来上的班,对过去的事情了解的不是太多。这样吧,我去给你喊个人,他能给你说清楚。说完,起身进了家属院。

功夫不大,身体硬朗、精神矍铄的李合现老人随看门的同志,来到遮雨棚下。坐定以后,缓缓打开记忆的闸门,给我讲起他记忆中的省汽修。

1958年,我刚参加工作就在省汽修。这之前,汽修厂归许昌地区运输公司管,后来从地运公司分出来,在解放路南头划了三四百亩地,并按照苏联的模式,将生产区、生活区分开,路东是生产区,路西是生活区。

汽修厂直接归河南省交通厅管,故简称省汽修。当时,咱全省总共有四家汽修厂,分别设在许昌、郑州、开封和南阳。

省汽修,顾名思义,就是修汽车的。计划经济时代,汽车出了故障,必须开到政府指定的地方维修,如果不通过这几家汽修厂,公安局监理所不给你检测,所以,信阳的车都开到咱这儿修理。

那时车型较少,有长春的解放,南京的嘎斯,德国的大依法、小依法,还有布拉格、却别尔。却别尔喊转了,都戏喊成了瘸鳖儿。

下图:仅存的行车。

不管是哪个地区的车出毛病了,给省交通厅打个报告,什么时间去修,修什么部分,然后,由省交通厅给各个汽修厂派活。汽修厂再根据任务轻重缓急,分配给各个车间,车间具体负责维修。

为了提高修车效率,咱们厂分工很细,有专门修引擎的,有专门修变速箱的,专门修门锁的,还有钳工、电工、木工、缝工等。钳工搞汽车装拆,电工搞汽车电路,木工搞汽车驾驶室地板,那么,缝工干啥你知道吗?

见我摇头,老人解释说,就是专门缝车座的工人。他们按照图纸尺寸,将人造革、布料裁剪出来后,蹬着缝纫机缝成座套,套上即算完成任务。

因为维修部件早已明确,因为更换零件早已备齐,车头一天开进厂,第二天就能开走。我们的101至104四个车间,都是汽车修理车间。一台车过来,全车间一起上,各干各的,都是独当一面的专家。开进去病车,开出来好车。所需的汽车配件,有些是外购的,有些是自己加工的。

省汽修的热处理、冷处理,在咱许昌是有名的。喷油头冷处理,需要零下80度的低温。想达到这样的低温,必须用到干冰,为此我坐火车跑到北京酿酒厂,买了一些,装进大茶瓶里带了回来。

老式的茶瓶都是玻璃的,易碎,一路上,我百般呵护,生怕半道出岔子。

再往后,省汽修生产过窄轨内燃机小火车车头,生产过双排座汽车,还生产过19座的611客车。这些产品都因销路差,没市场而下马。

同时期,郑州汽修厂改生产客车,即后来名扬世界的宇通客车;开封汽修厂改生产轮;南阳汽修厂也改生产客车,至于后来如何,不得而知。

1990年,政府下文件要求省汽修、八一厂、窄轨厂三厂合并成立车神汽车厂,主打产品为飞毛腿三轮车。那时候,分田到户、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手里有了闲钱,出于农业生产的需要,纷纷购买经济适用的农用三轮车。在这个大背景下,大小企业都盯上了这块大蛋糕,你干我也干,都开始生产三轮车。

也可能是销售渠道出了问题,也可能是产品质量出了问题,飞毛腿三轮车红火几年后,到底还是被挤了出来,黯然退出这个市场。如今,靠出租厂院艰难地活着。

说到这里,老人再也说不下去,起身离开了。

下图:下图:车间一景。(文首图:办公楼楼梯)

【作者简介】梁耀国,现就职于许昌市房产交易租赁管理处,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,河南省杂文学会会员,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。

1、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,文责作者自负,如有侵权,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。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本今日头条号立场。

2、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,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,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。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,请通知“老家许昌”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。

3、“老家许昌”版权作品,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[email protected]

爱许昌老家,看“老家许昌”。 老家许昌,情怀、温度、味道!

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。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。